昔日曾有红色革命圣地之称,如今被列为红色旅游基地的马栏山川,流传着一个山村女教师的动人故事,她就是39岁的回族党员教师丁海艳同志。
丁海艳,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共产党员、市级模范教师,扎根山区,默默耕耘,一干就是二十个年头,用她朴实的人生,给山区教育事业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 痴情化金石
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丁老师多年的夙愿。1986年2月,刚走上工作岗位,丁老师就给自己约法三章: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她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于是就从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小事做起。孩子们由于平时受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养成了行动懒散、语言粗俗、不讲卫生,甚至抽烟酗酒,追逐打闹的不良习惯。丁老师充分利用品德课、语文课及班队活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日常规”养成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有些小学生不爱洗头梳头,怕洗脸洗脚,丁老师就亲自给他们洗头、洗脸、洗脚。她除耐心说服教育外,还常常用爱心感化学生。金盆村有个叫谭三兴的孩子,父母双亡,年幼的姐弟相依为命,生活极其困难,特别是谭三兴那双渴望上学求知的眼睛,让丁老师心痛。丁老师就翻捡出自己的衣物,送给谭三兴姐弟,还不时地从家里带馍馍给他们。谭三兴姐弟动情地称她是“老师妈妈”。在丁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身上的“野气”少了,语言文明了,行为规范了,乡亲们高兴地说:“没想到丁老师对孩子比我们这些当家长的还要好!”
对孩子们来说,丁老师不仅是他们的好老师,更是他们的“好妈妈”。她不仅教育孩子怎样做一个好学生,也教育孩子怎样去做人。她利用活动课、节假日,带着孩子们“学雷锋,做好事,献爱心”。村里有几个“五保户”,丁老师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给老人挑水、拾柴禾、做饭、洗衣、喂药,她还自编了一些小节目,由孩子们表演给这些孤寡老人。从“五保户”的院子里,经常传出孩子们的歌声和老人们舒心的笑声。老人们常常翘起大拇指说:“丁老师和她的学生们,真是比亲子女还要亲哪!”
(二) 丹心写忠诚
生活中,丁老师给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育;学业上,丁老师则是孩子们梦想的启航人。当初,丁老师从教完全是凭着对山村家乡的爱,和对山村孩子的爱。一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丁老师深感自己的学识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毕竟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呀!怎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怎样才能启动孩子们的梦想?丁老师陷入了沉思。为了孩子们的梦,也为了山里人的梦,她放弃了节假日,牺牲了休息日,毅然于1988年9月报名参加了函授学习。从此,丁老师的生活更加忙碌了。白天,她要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要带孩子们参加或举办各种活动;晚上,她既要备课、批作业,又要自学教育教学理论,自修学业,不断给自己充电。因为她深深懂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丁老师终于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卫电函授中师毕业证书。教学上,丁老师在“改”字上下功夫,在 “研”字上作文章,深钻教材,研究教法,探究学法,备课求“新”、上课求“活”、辅导突出“针对性”、练习讲求“多样化”,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有多少个节假日,丁老师心里还惦记着孩子们的学习。经常翻山越岭,爬沟过河,往返几公里,到学生家里为学生辅导、补课,常常是误了吃饭和休息,真可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三) 热血铸师魂
二十年如一日,丁老师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尝遍了多少酸甜苦辣,她都凭着一腔热血坚持在教学第一线。
然而,谁知多年的辛勤工作,丁老师积劳成疾。2003年,经铜川市中医医院确诊,丁老师患有严重的双侧乳腺增生!面对医生提出的住院治疗的建议,丁老师想到了自己的工作,想到了全班几十双等她上课的眼睛!为了教学,为了孩子们,她毅然拒绝了医院的劝告,只是带了一些简单的药物就又回到了课堂上。三年来,为了治病,丁老师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即便如此,她还是放不下工作,更无法放弃这个实现自己理想的舞台!由于她的治疗断断续续,2004年11月,西安红十字医院确诊:她的双侧乳腺增生已转为纤维瘤,并伴随血压下降等多种并发症!丁老师仍舍不得离开自己倾心热爱着的学生和工作,仍坚持带病工作。
二十年来,丁老师倾注师爱,教化学生,“爱”字暖心,真情感化学生;“教”字着眼,关心爱护学生;“严”字当头,督促转化学生;“帮”字入手,理解同情学生。
二十年来,丁老师不畏劳苦,带病工作,有多少次,丁老师昏倒在讲台上,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学生的课怎样了?”又有多少次,丁老师夜半孤灯,墨雨洒透,闻鸡即起,谆谆教诲,呕心沥血,教书育人。她心里有一个信条:“我苦点累点没有啥,但不能误了孩子!”
二十年来,丁老师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这个远离大都市的山村培养出了数百名建设人才。
二十年来,丁老师始终履行着一个教师的光荣使命,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庄严承诺,始终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如今,但她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继续带病执着的在教坛上辛勤耕耘着……
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扎根山区从教20年的回族教师,就像一枝永不凋谢的马兰花,她
用知识的火把,点燃了革命老区孩子们心灵的火花,
用爱生的汩汩清泉,滋润了红色圣地的一棵棵新苗;
用默默耕耘的情怀,铸造了山村教育事业的辉煌;
用一片片痴情,换回了山区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