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伤横累累中的站立
李凯:又名李凯凯,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镇人。生于1987年6月,出生后被确诊为脑瘫。刚出生四肢僵硬,异于常人,从那时开始苦难就和他如影随形。
同龄人步履蹒跚之时,小凯凯尚不能站立。正常小孩在四五岁已活蹦乱跳,而小凯凯还瘫坐在地上无法行走。奶奶为了让其站立,用一条深绿色的毛巾缠住小凯凯的腰,让其借助围巾慢慢学习步履,期初他一步一个跟头。奶奶看着跌跌撞撞的小凯凯说:“无论多难,多难,我都要把我娃拉起来,让他学会走路。”
站起来对于小凯凯而言更像秃鹰学飞,一边是山崖,一边是天空,要么掉下去碎身山崖,要么飞上去翱翔天空。
简单的站立学了近半年,那天小凯凯终于艰难地站立了。看着他小腿直立的一刻,奶奶潸然泪下。站立仅仅是人生的开始,更是困难的开头。要真正和正常孩子那样步履轻盈、自由自在,对于小凯凯还遥遥无期。
站立这点小小的成功让年过五旬的奶奶欣喜异常,更让父母隐隐约约看见了一点希望。春夏秋冬,奶奶手里的围巾从未丢弃过。那天奶奶拉着小凯凯从门前走过,村民窃窃私语:“对这个娃还想怎么样!”这句话深深刺疼了奶奶的心。
此时的农村很忙,不但要忙农活,还要忙公社安排的劳动任务。奶奶无论多么忙,那条拉着年幼小凯凯的围巾总是不离其身。
一年多之后,经历了无数失望和痛苦的奶奶终于看见自己的小孙子站起来能往前走两步了。此时老人悲喜交加,揉着眼泪说:“看啊,我凯凯会走啦,看啊,我凯凯会走路了!”可是走了不到几步小凯凯就应声倒地,膝盖被玻璃片划破,血流不止!
从会爬到站立再到走路,小凯凯整整学了三个春秋。这不是学习,而是在接受命运的大考,考不过去就是一生的完结。李凯终于过关了,过得那么让人心惊胆战。
求学:嘲笑侮辱中的坚韧
李凯求学是从1996年开始,此时年已八岁。由于说话不清,异于常人,学校对于这个孩子顾忌三分,刚开始不愿收。此时比李凯小一岁的妹妹李佩已经上学二年了,本应读一年级,可是为了让李凯在校有个照顾,家人让她在学前班多待一年等哥哥。刚开始的李凯对学习充满了渴望,天天哭喊着要去学校。别人问他去学校做啥。
“念书,考大学!”李凯结结巴巴地回答。
看着孩子求学心切,母亲不得不去求校长,为了证明孩子不傻母亲还请了当地有关系的人去给校长解释。
去学校报到那天,李凯高兴地活蹦乱跳。在母亲的陪伴下进入校门,在报到处一张桌子上,校长把李凯叫过来,用笔在纸上写下“1+1”。李凯结结巴巴说等于二,校长没有听懂,然后李凯就竖起两个指头。校长还是不放心,出了几个稍微复杂的加减法,李凯都一一对答。校长终于对这个孩子点了点头。此时年幼的李凯拉着妹妹的手,欣喜若狂。
母亲为孩子四处借到了学费,李凯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学校。第一次走进教室,同学们看见他进来,哄堂大笑。年幼的李凯怯怯向教室外退后了几步。此时妹妹拉着李凯说:“不怕,不怕!”又向着全班同学大喊:“有啥好笑的!”几个男生对着同学说:“这女娃好凶啊!”
坐定了位置,妹妹特别对旁边的男生说:“你不要欺负我哥哥!”可是那个男生嘻皮笑脸嘲笑李凯。之后不久进来一个女老师要点名,点到名要喊“到”。李凯惊恐万分!可没办法,硬着头皮。点到李凯的时候,李凯站起来惊慌失措,全班同学又一次哄堂大笑。
在一年级分班了,李凯和妹妹被分开了。妹妹在一班,李凯在二班。分班后紧接着是按照个头排座次,一男一女坐。轮到李凯的时候,那个原本应该跟李凯同桌的女孩失声痛哭,她不愿意跟李凯同坐。老师也无可奈何,只能让后面的女生代替。可后面的女生们藏藏掩掩避之不及。最后李凯就被抽出来,安排在了最后一个桌子上,就这样李凯在最后一张桌子上,独自一个人,坐完了整个小学。
面对苦难李凯对家人总是只字不提,妈妈担心他被人欺负,总问:“有人欺负你吗,过得怎么样?”李凯总是勉强一笑说:“没有!”
在小学期间曾经被同学赶回家,他擦擦眼泪,又去上学了。那次妹妹为了给哥哥出气。叫来小伙伴把那个男孩打倒在地上。
五年级的时候李凯被同学推到,胳膊骨折。妈妈看着李凯缠着纱布的胳膊,泪如雨下。无论多么苦难坎坷,从不曾有人听见李凯说过放弃!
少年:逆流勇进的气概
从初二开始李凯就学习写作,和同龄人比起来他显得早熟。此时的他已经开始跟高于自己的高中生,大学生交流。他总是把自己写的东西拿给大学生看,并让他们修改,直到现在李凯还保存着那些大学生给他写的评语。
初中除过别人笑他,还有一个重大的困难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写字。
因为手颤抖,李凯的作业总是无法按时完成,完成后不理解情况的老师也会撕扯掉。李凯的家距离学校五公里,除过妹妹用车子带李凯外,绝大多数时间是他步行。每次都顾不上吃饭,跑回家后啃两个馍,然后就往学校跑。一切都可以缓缓,但是考试不能缓,每次考试李凯总是无法按时完成考卷,每次都要被老师批评。
2006年李凯考入旬邑县职教中心。上学的那天,他勉励自己一定要走进去,他深知走进去的结果必然是哄堂大笑,他告诉自己要干大事,难道经不住这点打击吗!他终于进去了,可是这次很意外同学们并没有笑他。
同学们终于不嘲笑李凯了,李凯心花怒放。在高中,很多同学仰慕李凯的文采,纷纷找李凯交朋友。这段时间是李凯度过的最快乐的求学阶段。
他第一次去吃饭,那次他进了一家店。店主热情招呼过来,可是走近一看立马大发雷霆,赶他走。此时李凯很愤怒,不愿意走,那个店主就脱下鞋子,恫吓他。李凯被赶了出来。可是他不服气,在他心里自己和正常人没啥区别。接着他又进第二家店,刚刚进去是个女人接待,看见李凯,女人大吃一惊,说:“去一边玩去!”他不愿意走,那个女人就喊人。李凯又一次被赶出来啦!到此应该结束了吧,可是李凯还是不服气,接着又进了第三个店,结果没有任何意外,他还是被当傻瓜赶了出来。此时已至午夜,妹妹回来问李凯吃了饭了吗。
他满肚子委屈无法倾诉,压低声音对妹妹说:“没有吃。”之后妹妹给他煮了一包方便面。
高二李凯创建了旬邑县职中第一个学生团体的梦苑文学社。
高三因为写字压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他和他梦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可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失望过。当时身为职教中心校长的秦秀丽安慰李凯说:“考不上大学不要紧,但是不要放弃梦想。”
秦秀丽想不到三年后的2012年,李凯拿着自己厚厚的作品来找她,对她说:“老师,我一直记着你的话!”此时秦秀丽也忍不住流下感动的眼泪。
青年:顽强不息的追求
李凯没有考上自己向往的大学,但是他没有放弃过大学。毕业后,因为身体原因,他就在家里呆着。可是他想去外面闯闯,终于一次机会让他来到西安。在西安城西客运站的一家人才中介所,他进去想问问有没有可以让自己干的工作,可是还不等开口,工作人员就将他赶出来!
李凯不服气,就给中介所的工作人员写了一张纸条:作为人才中介所,你刚才对我的态度让我很惊讶,更让我很反感。你以貌取人的态度,是对人才的侮辱,更是对人才的践踏。我不算什么人才,但是就连我这样一个不算人才的人才你都留不住,试问,你又有什么能力留住真正的人才!”工作人员看后给他写了几百字的致歉信。
去外面的梦想挫败后,家里东借西揍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就是这台电脑让他又一次焕发新生。他先后通过网络认识了鲍鹏山、阿慈若兰等一批作家。他们有的送书,有的写信,让李凯心里充满了温暖。
之后李凯经常写信开导网友。2012,其作品《在玉米地》、偷偷的爱情》等被央视著名青年导演配音朗诵后风靡网络,被网友誉为“关中才子”。
2013年,李凯去职教中心给同学们做报告会。
2014年旬邑县电视台将他的故事制作成《关中才子李凯凯他的文学梦》专题片。自此李凯小有名气,并且得到县委省文联等领导的关注。咸阳日报、华商报等多家媒体对李凯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5旬邑县郑家镇镇政府授予李凯“自强模范”称号,并且在郑家中学做事迹报告会。
2016年李凯作品《爱只因有你》被北京大学爱基金、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乡村教师培训志愿者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爱只因有你——献给地球的诗篇”大型公益诗歌朗诵音乐会选用,并被赵忠祥等名家朗诵。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李凯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可是苦难总是尾随着他,也锻炼着他。就在李凯小有成绩的时候,陪伴李凯走过无数坎坷的妹妹李佩突然离他而去,听见妹妹过世的消息,李凯抱着奶奶嚎啕大哭。他最信任的人;最在乎的人;最依赖的人,就这样离他而去。自此李凯在空间写下“离开了童年/我成了这片麦田/只与夏风倾诉伤感/离开了妹妹/我成了冬天的雨燕/高飞使人尝尽严寒”(《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