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11月23日晚上23点15分接到院领导的通知,让我和四名同事去旬邑县妇计中心支援采核酸!作为一名医师,我没有犹豫,迅速准备行李,安排好科室之后,不一会车子已在门口等待,我们迅速踏上了支援的路上。坐上救护车去采样点,我一路看着窗外。还记得以前的街道,到处一片繁华似景。现在的安静,孤寂的小城让我心里一阵钝痛。路上不见行人车辆,家家关门闭户,仿佛这里不曾有人烟。这一刻,我内心无比坚定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一定要看看这个人口大县恢复热闹恢复喧嚣的模样。
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社区,洗手,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带面屏,戴手套,行如流水的动作规范又娴熟,没一会,就变成了胖乎乎的大白,然后立马投入到采样工作当中。这几天降温很冷,一人一手消,手突然的降温,尽管棉袄棉裤,也是冻得发抖,身体的冷不算什么,相对冬天的零下二十几度已经好太多了,但需要酒精一人一消毒,一两个人还好,连续采集四五个小时,千百人以上,酒精每次一喷到手上,那种刺骨的凉,只有采样的才懂吧!双手一直处于冰冷僵硬的状态,拿棉签、拧盖子都会变慢,因为双手被酒精冰的、凉的、冻的麻木,如果你发现,冬天做核酸人员的动作比平时缓慢,不是他们不急,大多数都是双手冻的僵硬、不听使唤、麻木了……,几个小时过去了,隔离面屏上全是雾气,凝结的水滴越来越大,一滴一滴的流下来,只好仰着头。侧着脸,不断变换着姿势,寻找还能看清的间隙,继续工作。
在27号晚上我在崔家河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釆核酸时,接到儿子生病的电话,心里焦虑万分,嘱托堂嫂帮忙照顾孩子,把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救死扶伤,泽被苍生”是流淌在医者血液中顽固不化的基因,扣不出,抹不掉。疫情当下,前辈在前,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又怎可志得意满,安于一隅?然浪潮迎面,如何面对?我们,扬青春之帆,怀济世之情,树责任意识,担医学使命!精本领,正心神,识大局。
白衣执甲,逆行而上,我和我的战友们最终以勇气和辛苦诠释了医者仁心,用担当和奉献换来了山河无恙。
撰稿:李海锋 职田中心卫生院